青年大學習第29期答案一覽
推薦文章
紅旗渠精神經由青年大學習第29期被更多人知曉,那么青年大學習第29期答案該怎么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年大學習第29期答案一覽,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青年大學習第29期答案
知識卡片
1,ABCD
課后習題
1,D
2,ABC
3,ABC
4,D
5,A
6,A
青年大學習第28期答案
知識卡片
1,C
課后習題
1,C
2,D
3,ABCD
4,D
5,ABCD
6,D
青年大學習第27期答案
知識卡片
1,A
課后習題
1,B
2,D
3,D
4,A
5,B
6,C
青年大學習第29期學習總結
走進“人工天河”紅旗渠,徜徉在“青年洞”景區,在秋風習習中眺望四處景色,漫步在堤壩上,看著潺潺的河流,望著連綿起伏的山峰,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真是心曠神怡;那綿延數千里紅旗渠上一塊塊人工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都是修渠人鋼鐵般意志和不屈精神的真實寫照!當紅旗渠展現在世人面前時,當林縣人民鑄就這一豐功偉績時,我的心中不禁為他們的壯舉而感到震撼,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它是紅旗渠精神,這看似簡簡單單的十六個字,卻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永不忘懷。這種精神來源于勤勞勇敢的林縣人民,這種精神來源于十萬名人民群眾!紅旗渠精神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它引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奮斗,積極進取;紅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豐碑,激勵著人們繼往開來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將思緒再調轉回1960年,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寒冬酷暑,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他們沒有向貧困的生活環境低頭,沒有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有任何抱怨;在十年漫漫的日日夜夜里,他們住在山崖帳篷里,宿在山洞里,一日三餐吃的是咸菜,啃的是饅頭,沒有工具,他們就自己動手制作,遇到困難迎韌而上;他們憑著鐵錘、鋼釬和雙手,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開山劈路,克服重重困難,到1969年勝利完成,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扒嗄甓础?、“奪豐渡槽”、“南谷洞水庫”、“紅英匯流”、“渠首”等等,一個個響當當的耳熟能詳的名字,一項項工程凝聚著修渠人心血和汗水、彰顯著林縣人民無比創造力和智慧!
林縣人民為修筑紅旗渠付出的汗水與辛勞是世人矚目的。當時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缺乏機械設備和技術水平,自然災害也給林縣人民的修筑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和巨大的困難。盡管這樣,林縣人民沒有被困難所打倒,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修筑工具,黨員干部帶領著群眾不屈不撓,以大無畏的精神和膽識與天和地戰斗。全縣人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建造工程,男女老少齊上陣,每個人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近十年的時間中,將這條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連在了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間,完美的詮釋在世人眼前。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精神被譽為“中華民族之魂”,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它弘揚了共產黨為人民所想,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它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林縣人民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是林縣人民精神的體現!
“山碑”二字是1990年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激勵著子孫后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紅旗渠精神是我們每個青少年都應該學習的,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因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應該擁有的一種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是人民精神美好的體現,凝聚著我們,感召著我們。紅旗渠精神以其雄渾博大、蕩氣回腸的魅力,融入我們的民族精神,它的精神和不朽的紅旗渠一樣,永遠在人們心中是一座不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