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29期”具體答案
推薦文章
“青年大學習第29期”與我們一起見證紅旗渠精神的延續,那么“青年大學習第29期”具體答案是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年大學習第29期”具體答案,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青年大學習第29期”具體答案
知識卡片
1,ABCD
課后習題
1,D
2,ABC
3,ABC
4,D
5,A
6,A
“青年大學習第28期”具體答案
知識卡片
1,C
課后習題
1,C
2,D
3,ABCD
4,D
5,ABCD
6,D
“青年大學習第27期”具體答案
知識卡片
1,A
課后習題
1,B
2,D
3,D
4,A
5,B
6,C
“青年大學習第29期”學習作文
巍巍太行,峰巒疊嶂,在太行山的南麓有一個聞名遐爾的地方——河南省林縣。就是在這片曾經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土地上,在中國人民最困難的時期,涌現出一批以縣委書記楊貴和縣長李貴為代表的共產黨員,他們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了使林縣人民擺脫世世代代缺水的窘境,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揮革命大無畏精神,開鑿了被譽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小時候我在翻閱地圖時就注意到這個地方,當時心里很是不解,作為一個灌溉渠,它能有什么特別之處值得紀念呢?后來從父輩的口中以及書中了解了一些關于紅旗渠的故事,才知道它的重要意義。今年的9月3日到4日,我們學院組織了40名教職工黨員驅車近700公里赴林縣參觀學習,這次紅旗渠之旅使我對這項偉大的工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為什么要修建紅旗渠?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該市地處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缺水。在參觀紅旗渠紀念館時,一幅幅圖片和蠟像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情形。
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這是對舊社會林縣的真實寫照。此外還有一些故事也反映了因為缺水而引發的社會問題,民國初,任村鎮桑耳莊村村民桑林茂,大年除夕爬上離村七里遠的黃崖泉擔水,等了一天才擔回一擔水,新過門的兒媳婦摸黑到村邊去接公公,不小心把一擔水傾灑了個精光,兒媳婦羞愧地回屋懸梁自盡了。林縣人民忍受缺水之苦已達上百年,在這期間不知發生多少次人無糧可吃而導致人吃人的慘劇。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愿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后經國家計委委托水利電力部批準,在省、地各級領導和山西省平順縣干部群眾的支持下,在各級水利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縣委、縣人委組織數萬民工,從1960年2月開始動工,經過十年奮戰,先后于1965年4月5日總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干渠同時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
二、為什么要弘揚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開工建設時,正是我們國家處于最困難的時期,國外持續經濟封鎖,國內各種矛盾斗爭不斷。全國上下資源緊缺,人民生活異常艱難。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林縣的一批黨員領導干部懷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為了實踐入黨誓言,牢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勇于開拓,帶領全縣人民奮戰太行山,提出了“安排太行”的宏偉口號。
在參觀紅旗渠紀念館時,記錄這一時期的圖片很多,而且每一張都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在建設期間,涌現出一大批普通而又偉大的英雄人物,如特等勞模、排險能手任羊成,他帶領民工常年吊在懸崖上排除險石,因此他的背上被保險繩磨出了厚厚的繭子,自己幾次從半崖上摔下來,掉到荊窩里,渾身扎滿了棗刺,一次房東大娘從他背上挑出了70多根棗刺,石頭落下砸掉了三顆牙,也不下火線。當地人都說:“排險隊長任羊成,閻王殿里報了名”。還有特等勞模、爆破能手常根虎等一大批先進人物。
在參觀這些圖片時,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兩張照片。第一張是一個女民工雙手各握一根鋼釬,兩名男民工掄錘向下打。導游介紹說:“開始每人都是雙手握住一根鋼釬,后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干脆一只手握住一個,為此他們還發明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鳳凰雙展翅’?!笨粗鴪D片,聽到講解,我不禁為林縣人民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而感動。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還能苦中作樂,使我聯想起了電影《地雷戰》中人民群眾為自己發明的各種地雷起那些有趣的名字(如“頭發絲兒雷”),都反映出一種雖處困境但對未來充滿必勝信心的樂觀態度。
第二幅照片描述的是一群女青年揮舞著衣服排除洞中存煙的場面。導游介紹,當時在開山放炮前,沒有預料到山洞里產生的煙塵不好排放出去。沒有辦法,這群女青年只好一手捂著鼻子,另一只手揮舞著衣服,從山洞這頭跑到那頭進行排煙。
在嚴重自然災害時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糧,1.5公斤蔬菜,在艱難的施工條件下,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偢汕L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們形容該工程是“劈開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它不僅是林縣人民的驕傲,更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難怪周恩來總理向國外友人這樣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是南京長江大橋,二是紅旗渠?!钡钦绠數貙в嗡f:“南京長江大橋是舉全國之力,而且使用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而紅旗渠則完全依靠林縣人民自己的力量,完全依靠人工開鑿出來的,沒有任何先進設備可以使用?!?/p>
不錯,紅旗渠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全中國人感到自豪的創舉。
三、我們應當從中學習什么?
從紅旗渠開始施工至今已經四十五年了。滄海桑田,時光荏苒,這四十五年間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政策的全面實施使得國家富裕了,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雖然如今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但是我們仍然要弘揚紅旗渠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每個人自己的貢獻。
現在紅旗渠已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地方,人們到這里來,不僅是要看那條渠。紅旗渠所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那個年代的許多事情人們可能都忘記了,但是看到了紅旗渠就會使人們重新回憶起那個時代,感受到那個時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鼓舞人們的斗志。
作為青年教師黨員,我們更應當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入黨誓詞,站好講臺,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聯系當前實際,我們應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思考、忠于職守,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好學校迎評促建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學校建設添磚加瓦。在遇到任何艱難險阻時,想一想林縣人民奮戰紅旗渠、改造大自然的豪邁氣概,我覺得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的!
紅旗渠如同中華兒女的脊梁,它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前進!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和歷史的動力?!?/p>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