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推薦文章
考試條件需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的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本科院?;蛘咂渌髮W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下列關于學校教育制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體系及其規則、系統
B.學制規定了學校的性質、培養目標、教育任務、入學條件等內容
C.學制包括有關學校性質的制度、招生制度、考核制度等
D.學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全受整個社會的制約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含義。
選項A,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體系及其規則、系統。故選項A正確。
選項B,學制規定了學校的性質、培養目標、教育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就業方向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銜接關系。故選項B正確。
選項C,人它包括有關學校性質的制度、招生制度、學位認證制度、專業設置制度、就業制度、考核制度等。故選項C正確。
選項D,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教育發展水平一樣,除了受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之外,還受整個社會的制約。故選項D說法錯誤。
2.以下哪種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奠基階段,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 )
A.初等教育 B.學前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當代中國教育政策熱點問題。
選項A,初等教育是為兒童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做好初步生活準備的基礎教育,其任務是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等方面協調發展的教育,為兒童順利進入中學做好準備。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全日制小學。
選項B,幼兒教育是指遵循幼兒生長發育的基本特點和規律,運用科學的方式和手段,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進行身體養育、智力開發和道德啟蒙教育,從而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的社會活動。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其實施機構主要是幼兒園和各種學前班。
選項C,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其實施機構較為復雜,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學、職業中學、農業中學、技工學校、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和成人中等學校等。
選項D,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各種高等專業教育,是正規學校教育的最高層次,其任務是培養各種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和促進社會發展。其學校形式主要包括全日制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奠基階段,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故本題選擇B選項。
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體現教師勞動具有( )。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師職業勞動特點。教師職業勞動具有復雜性、示范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等。
選項A,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人”——學生,人就不同于物,不是機械的、被動的,是活生生的、主動的,這就決定了教師勞動區別于其他行業勞動的復雜性;而學生在成長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勞動時,在選擇工作方法和內容上的復雜性。題干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在這里隱喻學生的不同,各有千秋,反映了勞動對象的差異性,體現了教師勞動復雜性的特點。
選項B,示范性指教師的思想行為、求知精神、處事態度等都會以潛移默化、“細雨潤無聲”的方式影響著學生,教師需憑借自己的學識、思想、智能、情感、態度、意志以及他的事業心去教育培養學生的。
選項C,教師勞動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不像工人生產物質產品那樣機械,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勞動過程中表現出機智性和靈活性。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與科學家的創造性有所不同,主要并不在于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發現,而在于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在復雜多變的教育情景中塑造發展中的人。具體三個方面表現“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因材施教、教育機智”。
選項D,教師勞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才,而人才培養的周期比較長。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獨立生活、服務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合格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師的勞動是周期長、見效慢的勞動。
4.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這體現什么教學規律( )。
A.發展性規律 B.教育性規律 C.雙邊性規律 D.間接性規律
4.【答案】C。解析:考查的是對教學規律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包括:(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間接性規律);(2)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教育性規律);(3)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發展性規律);(4)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雙邊性規律)。
選項A,發展性規律是指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發展能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存在相互轉化的內在機制。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B,教育性規律是指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相結合。案例中,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C,雙邊性規律是指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去學,學生是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的學習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指導作用。
選項D,間接性規律是指把科學文化知識加以選擇,組成課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使學生能用最短的時間、最高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
題干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都要重視,這體現了雙邊性規律的要求。C項正確。
5.“潛移默化、耳濡目染”、“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開口說話”,屬于( )的德育方法。
A.品德評價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踐鍛煉法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
選項A,品德評價法是指通過對學生的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的方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選項B,榜樣示范法是指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C,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
選項D,實踐鍛煉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使其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
題干中,“潛移默化、耳濡目染”、“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開口說話”都體現了陶冶教育法,C項正確。
6.我們坐電梯時,有時候會發現雖然我們按了電梯,但是電梯卻沒有在我們這層停下來,我們就知道肯定是電梯滿員了,此時我們用到的心理過程是( )。
A.感覺 B.知覺 C.思維 D.想象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思維的概念。
選項A,感覺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的信息加工所產生的對該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選項B,知覺是人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的過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腦中的反映。
選項C,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的和間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規律性的聯系。
選項D,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稱為想象。
題干中,我們通過電梯沒有停下來的現象,推測電梯滿員的過程屬于思維過程,故本題選C。
教師資格證中學科目二考查的內容很多,重理解與識記,各位考生要在日常學習中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力爭獲得好成績順利通過考試。您的備考路,中公來相伴!
教師資格證面試流程
(一)候考:考生持面試準考證、身份證,按時到達考點,進入候考室候考??忌商崆傲私饷嬖嚩Y儀,并想好面試中如何進行自我介紹。
(二)抽題:根據考點安排,登陸"面試測評軟件系統",計算機從題庫中抽取一組試題,考生任選其中一道試題,系統打印備課紙及試題清單。
(三)備課: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演示活動方案),備課20分鐘。
(四)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脊購念}庫中隨機抽取2個規定問題,考生回答,時間5分鐘。
(五)試講(模擬上課):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時間10分鐘。
(六)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鐘。
(七)評分:考官組依據評分標準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填寫《面試評分表》,經組長簽字確認,同時通過面試測評系統提交評分。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要點合集
1.學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統一體。
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簡單來說,道德認識即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有道德的。例如,我們知道亂扔垃圾是不道德的行為,這便是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內心體驗,是產生品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品德實現轉化的催化劑。情感強調的是內心體驗,例如你看到別人亂扔垃圾,內心感到厭惡和惡心。
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是調節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意志強調的是克服困難的精神力量,只有克服困難的行動才叫意志行動。例如,我們我們手上拿著很重且很臭的垃圾,垃圾桶又很遠,這時候要克服這些困難去遠處扔,便是道德意志。
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道德行為是道德的最終表現,也是德育的最終目的。道德行為是我們真真正正地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比如,我們真真正正地到遠處去扔垃圾。
2.德育過程要促進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的和諧統一發展。
(1)要注意全面性;
德育過程具有統一性。知、情、意、行四個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促進學生知情意行互動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學生“犯錯不知錯”,是缺乏道德意識。例如,小明在超市里拿起話梅沒有付錢就吃,老師問他為什么,小明說他在家里也是拿起話梅就吃的。在這個案例中,小明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因此,缺乏的是道德認識。而有些學生“忍不住”,明明知道是不對的行為,卻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去完成良好的行為。例如,小明在冬天的時候知道應該起床上學了,但是就是沒辦法離開溫暖的被窩。在這個案例中,小明缺乏道德意志。
(2)要注意多端性;
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品德情感、鍛煉品德意志和培養品德行為習慣。但是,在德育中有例外的情況。例如,小明缺乏道德意志,但是已經有了道德認識,那么我們就著重培養他的道德意志。
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相關文章:
★ 教師資格證考試成績查詢沒有面試成績是真的嗎?官方對此怎么回應?
★ 大學生畢業生:考教師資格證有什么好處?教師真的有這么吃香?
★ 幼師資格證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