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10篇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先生所創作的長篇小說,歷時六年創作完成,內容值得多讀,首次出版于1993年。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1
以前聽說過周迅主演的一部電影,叫做《白鹿原》。當我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隨手翻了一翻,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白嘉軒后來應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我帶著一種探究的心理走進了這本書,也走進了這個叫做白鹿原的地方。
白鹿兩家生活在白鹿原上,他們的祖宗靠著自己的勤勞發了家,為家底打下了殷實的基礎。小說的中心人物是白嘉軒,他跨越了清末到解放戰爭的年歲,見證著這段歷史的變遷,白嘉軒身為白鹿村的族長,心胸寬廣,做事果斷,明道理,辨是非,識大體,最可貴的是能夠以德報怨,堪稱大家風范。而與他相反的是白鹿原上的另一大戶——鹿子霖。他小肚雞腸,愛諂媚于別人,做事張揚顯擺,是一副小人嘴臉。他們的性格的不同也預示著后來白鹿兩家的命運。
故事在時代大背景下進行,白鹿兩家孩子同在白鹿原上長大,同讀于朱先生門下,而長大后卻走向了國共兩黨的紛爭中。白家的小女兒百靈原本與鹿家二兒子鹿兆海相愛,后卻因為黨派不合而分離,也是因為黨派之間的關系,后又與鹿家大兒子鹿兆鵬在一起了。白家長工的兒子黑娃也多次在陷入國共兩黨的斗爭,小說描寫著年輕一輩的愛恨情仇,十分精彩。撇開大時代,小說中有一個很特殊的角色就是田小娥,她一身“投入于”多個男人之中,先是給地主家做小妾,后來又與黑娃私奔,被迫與鹿子霖狼狽為奸,最后又與白孝文茍合。這些男人都沉浸在與她的“合交歡”之中。盡管她如此浪蕩不羈,但她其實是一個可憐的人,幸福在她手中從未停留很久,她也只是想追求一份安穩的生活。
小說也頗帶一些迷信的鬼神色彩,白鹿原上傳說的白鹿為小說點上了燦爛的一筆,因為白嘉軒在鹿子霖田地里發現了型似白鹿的珍草,然后設法將家父的墳墓遷至此,白家后來得以光耀門庭。還有百靈死的那晚,白嘉軒,白趙氏,白朱氏同時夢見了含著眼淚的白鹿。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白鹿原上鬧瘟疫的時候,白家長工鹿三被死去田小娥“鬼附身”,讓人讀到毛骨悚然,卻又感覺刺激新鮮。
小說中的許多場面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況,使讀者感覺身臨其境,對人物的刻畫十分鮮明,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2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復敲打。什么時候正面烤,什么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么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畹煤?,是祖上有德,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當成永恒。對人生的態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于自斷后路。這樣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晚了。
朱先生讀圣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么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而不驕傲。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讓我佩服。
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蕩蕩,才能心無所懼。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3
《白鹿原》讀后感
我感到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是他最好的一部小說。
第一次看《白鹿原》是在高二時。一開始讀是因為聽說作者的身世坎坷,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經歷是影響他創作的一個很大因素。正是源于此,我開始讀這本書。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說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說,比如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
全書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對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呵扇★L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怨怨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復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顫的真實感。
乍一看就是一部陜北高原的簡史,其實我更認為是為陜北的故去寫的一墓志銘。書中大量的描寫都可見陜北的風俗,作者不去作任何評價,但是正是這種不評價,卻給了我們更多更大的空間去自我思考,在起伏的情節中我不僅感受到了人物命運的變化,彷佛我也身臨其境般靈魂受到了蕩滌。我想這正是這本書的最大價值。這種價值是其他小說所不具備的,這種價值是偉大的,這不是什么技巧,這是一種心語。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沒有正面評價共產黨,也沒有正面評價其他政治派別。這就避免此類小說具很強的政治色彩,而且大大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不使讀者感到乏味。我想作者曉得我們的讀者是知善惡,辨良莠的,不需要那些好作人師的所謂著名作家的說教。
偉哉《白鹿原》,不朽《白鹿原》。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4
終于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栋茁乖返闹魅斯准诬?、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并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的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么輝煌,最后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歸于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希望用青春奮斗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5
"小說被以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巴爾扎克。"翻開書的第一頁是這句話,我不由心中產生了疑惑,為什么這本書被稱為秘史呢?現在就讓我來一探究盡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陳忠實,《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迄今已發2OO萬冊,在國內外讀者影響強烈。在文學界評價很高。
評論家認為,該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現代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鹿三、朱先生這些具有深刻歷史文化內含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鵬、鹿兆海、白靈等年輕一代性格各異、追求不同、極具時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著名學者范曾評價說,"陳忠實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書也。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這篇小說主要講了: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白嘉軒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恪守祖先家訓,繼承祖先的地位,成為白鹿原上仁義村的族長,管理著族內的事務。他也是那種讓人一看就心生畏懼之感的人,又黑娃的話說,他的腰挺的太直太直了,白嘉軒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管得特嚴,而對自己唯一的女兒卻是疼愛有加。這為白靈反抗自己的家庭,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道路埋下伏筆。
這部《白鹿原》構架恢弘,從日常生活的手描繪了一卷壯麗的生活史,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總能叫人無數遍回想, 每次都能發現一點心意,是一部值得反復回味的作品。
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6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陳忠實在這部四十多萬字的小說開篇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而在讀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話的貼切,黃土塬上的一段歷史,借這部小說充分展現。
起篇的情節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誕的,配角冷先生借獨特詭異的治病方法、男一號白嘉軒借連娶七房女人的壯舉、關鍵人物朱先生借游學南方的奇趣經歷、故事主場景白鹿原借有關白鹿的神妙傳說閃亮登場,抓人,一下子將我拉進小說。
接著,作者著力描繪的便是原上人們的生活,家庭的紛爭、家族的爭斗、改朝換代的動蕩一一上演,人物眾多,事件繁雜,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漸明晰,看這一段,我感覺是在觀賞一幅漸漸展開的塬上風情畫卷,但,作者的用意絕非如此簡單,在一個個故事的推進中,他已經將小說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觀進行了自然的劃分,同樣出生在那片黃土塬上的人們,開始漸行漸遠。
清廷倒臺、軍閥混戰、民國建立、國共合作、合作破裂、兩黨相爭、抗日衛國、解放、_,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將小說情節逐級推向高潮,故事的重點似乎也從老一代逐漸轉移到新一代的已經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們或國或共、或由共變國、或由國變共、甚至由土匪變國又變共,起伏跌宕,好不熱鬧,其間有情愛、有親情、有義氣、有傳奇、有歷險、有機緣、有命運,有的東西太多,太重,重的讓我漸漸覺得托不動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這些走出黃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發達、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軒老了獨眼了、鹿子霖瘋了死掉了,大劇落幕,戛然。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7
假期的時候看完了獲得矛盾文學獎的作品《白鹿原》,小說《白鹿原》以陜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美稱的白鹿村為背景,它寫出了鹿家和白家兩家祖孫三代的恩 怨 紛爭。
《白鹿原》中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和鹿子霖,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最終以鹿家慘敗而結局。白嘉軒一生規行矩止、勤勞正直、自食其力地生活。他沒有干出什么大事,始終以一個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守著明哲保身的理念。
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截然不同,他陰險狡詐,爭強好勝,還膽小怕事。他一生雖然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也沒創造出什么,最后以悲劇收場。
朱先生,有許多的的傳奇故事:一翻話使一城的百姓免遭兵革涂炭;年饉時主持粥場恩澤百姓;用畢生心血編寫縣志使后人有史可考。雖然是儒者,但卻不迂腐,死時一切從簡,只有一捆書作伴。令人痛心的是在那樣的年代里,他成了被批判的對象,被學生掘開了墓,骨架被人用鐵鍬端上來。
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膽小懦弱,變得急功近利。
還有一人就是田小娥。在那個年代,女人在男權的壓迫下,找一個好的歸宿是每個女人的愿望,而小娥就是這樣一個女人。給郭舉人做小妾、與黑娃偷情私奔、與鹿子霖的糾纏、后又勾引白孝文,直至最后被鹿三殺死。在她死后她還引來瘟疫,使整個白鹿原陷入恐慌之中,可是無論她怎樣還是被所謂代表正義的白嘉軒給鎮壓了,她甚至被修了六角塔壓住,永世不得翻身。終其一生,田小娥也不過是一個可悲的犧牲品而已。
看完這本書后對的觸動很大,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自己仿佛就在一旁看到了所有故事發生的一切,它告訴我們要好好活著,活著就要透明的活著。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8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這本書剛剛讀完,結束后,最大的感覺是不舍和遺憾。不舍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結束。那遺憾的就是結局太過悲愴,讀完后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涌上心頭。
陳忠實,三個大字印在書脊上。他的書我是第一次讀,全書很長,并不是因為文章冗繁,而是因為每一章節的內容都及其富有真實性、戲劇性。全書人物很多,并不能直接說出誰是主人公,但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里。全書筆觸很犀利,凡是讀過一遍的人,都會認為里面有的情節是露骨的,描寫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也許正如陳老的文字一般無二。全書從頭至尾都散發著一種凄慘的感覺,看了之后,不免心情低落,以至于我每天都在為他們的命運擔憂,讓人身臨其境,想他們所想,愛他們所愛。
除此,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我喜歡“巧奪風水地”的算計和得意;我喜歡“交農事件”的豪邁與暢快。我厭惡“親翁殺媳”中的封建殘余未清除;我厭惡“饑饉爆發”時的伐神取水。讀后感·封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多么會剝蝕人心!愛與恨的交織,信仰與親情的糾纏,世風日下,骯臟的世道,使多少人墜入無底深淵。
說了這么多,還沒有具體介紹故事。本書所講述的是陜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鎮里所發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兩個姓氏的家族,這也是全書的核心,寫的,便是白鹿兩家上下三代的爭斗。多少年過去了,白鹿原上王旗變幻,翻云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和戰爭中顫栗。
全書講述了二十世紀初至建國初期的故事。一系列歷史線索就此展開,這也正是我喜歡它的另一個因素。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立意高遠,什么叫做深明大義,什么叫做家國天下,什么叫做父母兄弟,什么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白鹿原》。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9
《白鹿原》之所以厚重,取決于所描繪的這段歷史題材,決定了它的份量。
陳忠實寫了很多最后的人物,最后的現象,最后一個好族長-白嘉軒:最后一個好長工-鹿三:最后一個好先生-朱先生;這些最后的人物,從歷史的評價中,他們都是過去的人物,但都寫得很美,有夕陽之美。同時,他又寫了很多最早的人物,最早的人物又有朝陽的絢爛。最早一批通過社會運動改變家族社會地位的人群-白嘉軒的女兒-白靈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的。最早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決禮教的殉道者-田小娥。歷史并不因為你退出歷史舞臺,你就變得丑陋,不見得。你走在時代前面,你就變得善良,也未必。這就是歷史的復雜性。也是歷史的矛盾性。歷史是矛盾的。是復雜的。秩序和心性的解放,也是復雜的,是矛盾的。這是《白鹿原》最大的好處,它全面的反映了中國社會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的農耕文明,到經濟計劃,在轉到市場經濟,《白鹿原》全面的反映了出來,從一個舊社會的土崩瓦解到一個新社會的醞釀建立,《白鹿原》可以說是兩部分夾擊,一部分是社會運動沖擊,一個部分是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擊,白嘉軒那么厲害的人,到最后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當然,《白鹿原》也有缺點,因為進入中國話語太深,從而導致疏忽了,國際社會和人類審美坐標的接受程度,對于白嘉軒的女兒白靈和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心理活動可以開掘更深一點兒,黑娃變成土匪的過程就很粗略,還有就是過多的卷入了具體的政治斗爭,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始終是一個對家族的歷史審判,應該始終定在這個高度上。
《白鹿原》我覺得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所有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中的第一。無論是從內容、作品厚度、以及寫作技巧,它都是毫無爭議的。你讀懂它,它就是深邃的。你讀不懂它,它就是庸俗的。最后,套用著名畫家、學者-范曾的一句話:“白鹿原一代奇文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倍嘧x書,讀好書,我建議大家讀《白鹿原》,《白鹿原》我讀了兩遍,看了一遍,如今劇版《白鹿原》正在熱播,晚上追劇,白天又在讀《白鹿原》。
初一白鹿原讀書心得600字篇10
讀完感覺這就是一部中國農村的近代史。白鹿原上,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統治勢力的更替,農村社會由治到亂的一個過程。本來在舊封建的儒家禮教的統治下,一切似乎井然有序,但在一切太平的表相下又潛藏著各種矛盾沖突。田小娥作為妾(中華文化獨有的家庭身份)倍受來自家庭的歧視和大老婆(妻)的欺辱。黑娃雖然作為忠實的長工鹿三的兒子得到東家的特殊照顧,可以和東家的兒子孝文孝武等一起去家族祠堂里讀書等,但他體會到的卻是各種生而不平等,東家孩子眼里很平常的零食冰糖,在他卻是覺得自己沒有權力享用之物。
人在欲望和道德之間苦苦掙扎,如果守住了道德或者不被人發現突破了道德底線的行徑,你就是正人或君子。否則你就是千夫所指,甚或有性命之憂。這種嚴苛的生活、勞動準則,造就了中國綿延幾千年文明的成果。中國人從出生就處在克服種種欲望的人生修煉之路上了,"存天理,滅人欲",正是中華文化的精要。在這種近乎嚴苛的修煉人生,構成了中國人的信仰和終極追求,不顯山不露水,似乎與宗教無關,實際上中國人自覺地采用了揉合了佛道種種宗教與儒家生活哲學后的宋明理學,從求神佛不如求諸于內的改變,使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獲得了從宗教束縛中的解放,走向了以生活規則為主要內容的自我約束一一一自我信仰的道路。在這條路上,社會眼光之下而不是神佛的審視,人們是充滿著希望,克服著生理上心理上種種痛苦的折磨走完人生的。這就是《白鹿原》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