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的傳統食物及養生方法
“雨水”是一個浪漫的節氣,雨水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雪花紛飛的冬季就過去了,而溫潤的春季來臨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水節氣的傳統食物及養生方法,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雨水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時節。此時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的功效。
紅棗
隨著天氣的轉暖,人們戶外活動也會增加,對熱量的需求就會增大。我們都知道,甜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而紅棗不僅可以增加熱量,還有養胃健脾的功效。
韭菜
春季由于氣候多變,因此,保養陽氣就顯得特別重要。韭菜、特別是春天的韭菜,營養價值格外豐富,具有健胃提神、強腎護陽的作用。
春筍
在南方,春筍有著“素食第一品”的美譽,從古自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上海人喜歡吃“枸杞春筍”,南京人喜歡吃“春筍白拌雞”,浙江人喜歡吃“南肉春筍”。
豆苗
豆苗是清熱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稱豌豆藤。豆苗作為食品,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豌豆種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種,苗生柔弱如蔓,有須,葉似蒺藜葉,兩兩相對,嫩時可食?!倍姑缡峭愣姑劝l出2~4個子葉時的幼苗,鮮嫩清香,最適宜做湯。
豆苗的營養價值與豌豆大致相同。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豆苗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纖維素,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豆苗還含有極多的鈣質、維生素B、C和胡蘿卜素。
中醫認為,豆苗性涼微寒,具清熱作用,春天吃可清熱祛火,還助于使皮膚光滑柔軟。另外,豆苗還有利于消除水腫。
薺菜
薺菜是藥食兩用的“護生草”。
薺菜在我國被食用的歷史已有幾千年,《詩經》中已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薺菜了。自古以來,薺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我國很多地方有陰歷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有的人還在這天采集大量的薺菜曬干,留著經常煮水服用。有的從三月春分薺菜剛吐出嫩葉時,就開始采摘當菜吃,說是此菜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稱它為“護生草”。所以民諺說:“三月初三,薺菜當靈丹?!?/p>
雨水節氣的養生方法
第一,雨水節氣天氣較涼,要注意根據氣溫培養衣服。同時,不要過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喝涼茶,可適當吃些較溫些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
第二,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天氣仍然較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過于激烈的運動,以便讓肝氣慢慢和緩的上升,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勺鲂┥⒉?、打太極拳等較輕松的運動。
第三,雨水節氣,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現象,為此,我們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啥嗍炒髼?、山藥、蓮子、韭菜、菠菜等。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我們應少吃羊肉等溫熱之品。
第四,精神上,還應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勞作,以養元氣。
1、雨水節氣防倒春寒
雨水之后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濕。所以穿著輕便的衣物可以方便增減衣物,在感覺到熱的時候上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適應新的氣候條件。
2、雨水節氣注意補水
雨水節氣氣候干燥,容易上火,平時要多喝水,盡量選擇喝溫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現所謂的上火癥狀,不宜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
3、雨水節氣調理脾胃
雨水節氣是一年中調理脾胃最佳時候,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調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4、雨水節氣多加鍛煉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發生除了由于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其實也還與人們一個冬天運動較少有關系。長時間不運動,會使血液循環量減少,大腦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自然就會產生困乏感。所以多加運動會讓你的身體和大腦都興奮起來,讓你神清氣爽。
雨水節氣的日常飲食
1、雨水節氣省酸增甘
春季的飲食養生時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的飲食原則。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少食用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調養脾胃。
2、多吃溫性的食物
雨水節氣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雨水節氣最適合就是調理脾胃,所以在飲食上要多吃溫性的食物從而對脾胃進行調補??蛇x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等作為要藥膳的調理品。
3、少食油膩多食蔬菜水果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天氣轉暖,春季多風,氣候干燥,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會出現皮膚、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現象,所以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由于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