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的傳統食物及養生攻略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水節氣的傳統食物及養生攻略,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雨水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蜂蜜
春寒料峭,是最容易感冒的時節。此時喝些蜂蜜水,既有清肺解毒、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又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的功效。
紅棗
隨著天氣的轉暖,人們戶外活動也會增加,對熱量的需求就會增大。我們都知道,甜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而紅棗不僅可以增加熱量,還有養胃健脾的功效。
韭菜
春季由于氣候多變,因此,保養陽氣就顯得特別重要。韭菜、特別是春天的韭菜,營養價值格外豐富,具有健胃提神、強腎護陽的作用。
春筍
在南方,春筍有著“素食第一品”的美譽,從古自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上海人喜歡吃“枸杞春筍”,南京人喜歡吃“春筍白拌雞”,浙江人喜歡吃“南肉春筍”。
豆苗
豆苗是清熱祛火的“美容菜”。
豆苗,俗稱豌豆藤。豆苗作為食品,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豌豆種出西湖,今北土甚多,九月下種,苗生柔弱如蔓,有須,葉似蒺藜葉,兩兩相對,嫩時可食?!倍姑缡峭愣姑劝l出2~4個子葉時的幼苗,鮮嫩清香,最適宜做湯。
豆苗的營養價值與豌豆大致相同。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豆苗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纖維素,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豆苗還含有極多的鈣質、維生素B、C和胡蘿卜素。
中醫認為,豆苗性涼微寒,具清熱作用,春天吃可清熱祛火,還助于使皮膚光滑柔軟。另外,豆苗還有利于消除水腫。
薺菜
薺菜是藥食兩用的“護生草”。
薺菜在我國被食用的歷史已有幾千年,《詩經》中已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薺菜了。自古以來,薺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我國很多地方有陰歷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有的人還在這天采集大量的薺菜曬干,留著經常煮水服用。有的從三月春分薺菜剛吐出嫩葉時,就開始采摘當菜吃,說是此菜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稱它為“護生草”。所以民諺說:“三月初三,薺菜當靈丹?!?/p>
雨水節氣養生攻略
飲食:去濕氣宜食粥
1、春主肝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損害脾胃。同時,因為降雨的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濕。
2、春時宜食粥
唐代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提醒我們在春季應多喝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藥材后,還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祛濕佳品粥非薏苡仁黨參粥莫屬。
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妝品的主要成分就是從薏米中提取的,不過,與其涂在臉上不如吃到肚里,讓它由內到外都滋補。此外,薏苡仁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3、養生忌寒食
除了薏苡仁黨參粥之外,能祛脾濕的食物還有很多,如茯苓、芡實、小米、胡蘿卜、冬瓜、萵筍、扁豆、蠶豆、鯽魚等。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多吃這類食物。
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濕,在炒菜時,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蘿卜等寒性或涼性的蔬菜時,可以適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時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運動:天人合一宜緩慢
1、早睡早起:
雨水過后,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同時由于氣候仍然干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2、陽氣養肝:
萬木吐翠的春天,也是是采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徑,舞拳弄劍于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游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3、老年人春練注意:
老年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后外出鍛煉。另外,春練不能空腹,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
睡眠:養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睡眠稱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類自身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在高質量睡眠狀態下,體內會出現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變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于肝”,而在春季應“夜臥早起”?,F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御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注重科學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晚飯莫過飽,睡前莫喝濃茶及咖啡。講究睡姿,睡時應‘臥如弓’,以右側臥位,睡眠方向以頭東腳西為宜。要有靜謐的睡眠環境,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床鋪舒適,利于進入甜蜜的夢鄉。
防?。褐敺篮疂裆仙?/p>
(1)勿過早減外衣?!霸锖畠鋈?,濕寒入骨?!庇捎诖簹庥縿?,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交換于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2)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滯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于頭,頭易疼痛。
(3)洗頭及時吹干。洗頭淋浴后要及時吹干頭發和擦干身體,不然一則容易感冒,二則容易濕氣進入體內。
雨水三候分別是哪三候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p>
雨水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候,獺祭魚
獺,又名為水拘賊或食魚。祭魚,即川魚祭天。雨水時節,冰開始融化,水獺在水里面很容易將冰打破。每到這個時候。水獺都會把自己從水里面捕到的魚擺放在樹木之上,圍著自己擺成一圈,而自己就將兩只前爪拱在身前,像禱告祭奠天地、感恩自然一樣,在圈里面轉上一圈。
二候,鴻雁來
雁,知時之鳥,熱歸塞北,寒來江南。南方天氣暖,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候鳥是隨著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幻而往來,以適應氣候。
三候,草木萌動
天地間陰陽交泰,出現生機,草木乘此生機,開始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將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