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的傳統美食及注意事項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時值每年公歷2月19日前后,太陽黃經達330°時。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水節氣的傳統美食及注意事項,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雨水節氣吃什么傳統美食
1.紅棗粥
雨水節氣的時候,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俗就是喝紅棗粥。因為紅棗補氣補血,而雨水節氣的時候喝紅棗粥可以很好的補充營養,調理身體,所以這個飲食習俗也延續到今天,一到雨水節氣,很多老人都會煮紅棗粥給孩子們喝。
2.薏米赤小豆茯苓茶
雨水節氣空氣濕度比較大,所以人體當中的濕氣比較重,因此在雨水節氣的時候,家家戶戶也會準備好薏米,赤小豆,茯苓,將它們先放在鍋里炒熟,然后再一起放入水中煮水,制作成薏米赤小豆茯苓茶來喝。雨水節氣每天喝點這個茶祛濕又好喝,非常的不錯,這也是雨水節氣大家都會喝的一道茶,趕走身體當中的濕氣。
3.蘿卜絲餅
到了雨水節氣,蘿卜絲餅也是大家都愛吃的傳統美食。將蘿卜切成絲 加入各種調味料腌制一下,然后和上面粉制作成好吃的蘿卜絲餅,放入油鍋當中煎至兩面金黃,吃上去外脆里嫩,透著蘿卜絲的咸鮮,味道特別好。所以一到雨水節氣,家家戶戶都會制作蘿卜絲餅給家人們品嘗。
4.鮮筍
雨水時節鮮筍大量上市,因此鮮筍自然也是在這個時節不可或缺的美食。一到雨水時節,大家都會用鮮筍制作各種美食,比如鮮筍燉雞,鮮筍咸排湯,油燜鮮筍等等,或者直接把鮮筍切成片或者曬制成鮮筍干,又脆又鮮,是這個時節不可多得的美食之一。
雨水節氣的注意事項
注意穿衣保暖
雨水節氣的到來,也代表了氣溫開始回升,這個時候人們會明顯的感覺到濕度逐漸升高,不夠此時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所以說大家在早晚的時候要注意防寒。這個時候仍要注意保暖,一定不能急著減衣,特別是老人和兒童更不要頻繁增減衣服。
飲食合理預防上火
在雨水的時候早晚較冷,風邪漸增,所以身體非常有可能會出現口干舌燥和上火的現象,生活中大家要多飲用溫開水,早晨的時候要為自己泡一杯蜂蜜水,此時的天氣還是較為寒冷不宜過早引用涼茶,大家還要常喝一點溫水,這樣身體才會好。
在飲食方面,人們還是需要以少油膩多清淡為主,少吃油膩類的食物,因為此時也在春節期間,人們的飲食會比較豐盛,總是吃油膩食物對身體不好,大家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肝火旺的人多吃些山藥、紅薯、紫薯等,這樣能夠起到平肝之用。
調整起居早睡早起
晨起夜睡總的原則是:跟太陽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晚上不要熬夜,早晨不要賴床,良好的作息習慣也有助于有效的預防春困。如有需要中午可睡個午覺,但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為宜。否則睡的時間越久越沒有精神。
運動要適度
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于做過于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勺鲂┥⒉?、打太極拳等較輕松的運動,讓肝氣慢慢地上升。但因為雨水很多,好不要過早晨練,一些喜歡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鍛煉的中老年人應晚些出門,好與太陽同起床,在氣溫稍高時進行一些柔和的鍛煉。
慎防皮膚過敏
春天晴朗風大,紫外線增強,空氣中過敏原增多,花粉指數偏高,有些花粉顆粒很小,很容易隨著春風在空氣中飄蕩,過敏性皮膚接觸后,就可引發癥狀。對于容易過敏的人群來說,外出要注意戴口罩,郊游踏青,盡可能選在花粉指數低時,如清晨、夜里,或綿綿春雨過后;若非得要外出,回家后要換上干凈衣服;飲食上要少吃魚蝦、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雨水節氣有什么講究
1、雨水節氣的日常保健有講究
1.1、勿過早減外衣?!霸锖畠鋈?濕寒入骨?!庇捎诖簹庥縿?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交換于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
1.2、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濕寒滯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于頭,頭易疼痛。
1.3、洗頭及時吹干。洗頭之后應及時用熱風機吹干。否則,水濕留于發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于頭,由表及里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如毛發未干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癥。
2、雨水節氣的飲食調理有講究
吃食物以平性為宜。今年“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郁熱壅阻,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郁熱令人“貪涼”,過于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癥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3、雨水節氣的調養脾胃有講究
雨水時節,養生應該著重強調“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
雨水節氣健康飲食的要點
一、進行“身體大掃除”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貯藏,我們的體內需要很好的來清理清理。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平時多喝果汁可以清腸、兩周內不攝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煙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雨水節氣最好禁酒,飲食不要過量,七分飽就可以了,這樣會讓你的身體更有活力。
二、雨水節氣應該多吃豆芽
豆芽處于一種不斷的生長過程中,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最為鮮活。在萬物復蘇的雨水節氣,人的身體也在生長,尤其需要這種高質量的營養。此外,萵苣、菠菜等雨水節氣生長的新鮮綠葉蔬菜,以及草莓、櫻桃等應季水果也最有益健康。
三、保護肝膽最重要
雨水節氣會讓肝臟和膽囊中的一些小毛病變得更為嚴重。要保護肝膽,就要避免環境中的任何化學物質,少吃動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飯店吃飯,遠離做菜使 用的劣質油,每天最好吃1—2把堅果。
應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欖油和用堅果及種子壓榨的油,它們就像潤滑劑一樣,讓你的身體零件更靈活、健康,不易生銹。肝氣舒暢,人的韌帶、肌腱和關節也不會僵硬。
四、適合做伸展運動
經過一整個冬天,我們整個人都變得懶懶的,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在雨水節氣可以做一些運動,比如說一些伸展運動,以喚醒身體。年輕人最好做瑜伽,老人可以練練氣功。
五、最應補B族維生素
雨水節氣人的大腦容易處于興奮狀態,而B族維生素對神經系統有鎮定作用,有助增強細胞能量,還能防止雨水節氣滋生的蚊蟲叮咬。此外,補點鈣和鎂也有助于平靜神經系統及肌肉,緩解焦慮或失眠。
六、到戶外和大地“共振”
雨水節氣,室外不僅空氣清新,花香能使人放松,減輕壓力。最重要的是,此時地球的振動大約為每秒8赫茲,與人體大腦α波節律一致,最讓人感覺舒適,對大腦長期焦慮有一定的治愈作用。
七、草藥幫助
雨水節氣生長的很多草藥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比如番瀉葉能清腸;蒲公英是保肝極品,有助受損肝臟愈合;甘草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減少壓力。此外,用薄荷、迷迭香或薰衣草以及玫瑰花瓣等花草熏蒸,還有助于清潔皮膚和鼻竇。
雨水節氣的傳統美食及注意事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