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的習俗及農事活動
立春在每年公歷2月3日到5日之間,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春還叫做“歲首”、“立春節”、“正月節”,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春就是春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春節氣的習俗及農事活動,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立春的習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在以前需要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也被人們稱為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天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一直以來都有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是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
在之前每年的皇歷上大家都會看到芒神、春牛圖,并且在清末《點石齋畫報》上還有“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這也說明了這些都是立春的重要貨送,并且也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不過現在基本很少會看到人們舉行這些活動了。
游春、報春
迎春報喜之后就可以開始游春了,在以前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都要走在前面,然后需要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邊。一邊走需要毅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游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以前也是游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的。
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p>
臨穎縣志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 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 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 志》中說:“立春之儀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眾役打 焚,故謂之打春?!比缓?,人們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 城后,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谷,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 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后,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 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塑制春牛 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另外還有采茶祭春?;顒?,湖北地區還舉行 龜子報春活動?,F如今,在一些農村仍有“鞭春?!钡娘L俗。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立春時節,民間藝人還要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后來人們根據歷象推算當年立春的時間,在春牛圖上表示出來,幫助農民了解立春的早晚。
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 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 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里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躲春”其實就是“躲太歲”,多數是當年犯太歲之人需要躲春。比如2015年立春這一天上午11點59分,正式進入乙未羊年,以神話色彩來講,就是 2014馬年太歲星君章詞大將軍正式卸任,以及2015羊年太歲星君楊仙大將軍正式上任的交替時間。民俗認為,比如羊年生肖屬羊、牛、鼠、狗等犯太歲之 人,就是必需“躲春”之列,就是為了躲開與羊年太歲正面的沖突,緩和與太歲星君的關系,于是年運更有利。
燂春
這種立春跨火堆的傳統儀式,即是“燂春”?!盁锎骸笔侨A夏民族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在民間盛行。因立春之日陽氣將出地 面,燃放爆竹,焚燒樟樹枝可祛退陰氣,宣達陽氣,助陽氣生發,有驅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則更蘊含著平安成長的美好祝愿?!盁锎骸眱x式結束后,孩子們會 吃“春茶”,“春茶”是用紅豆、紅棗、桂圓、陳皮、桂花、紅糖等6種配料燒煮而成的。按照民間的習俗,過了立春,孩子又長了一歲,而吃了“春茶”,在新的 一年里,不僅祈盼生活紅紅火火,而且也能護佑孩子們健康成長,平安吉祥。
祭拜太歲
臺灣道教總廟·玄義宮指出:原本南北朝有六十位甲子神,因為太歲與甲子之間關系密切,大概在明朝晚期到清代初期,六十甲子神就被六十位太歲所取代,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里面的六十太歲。
太歲文化自古以來便與八字論命、風水、生肖相融合。如宋代《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 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沖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兇?!迸c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兇。又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 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沖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鼻迥┟癯醯拿愦蠹以瑯渖赫f:“夫太歲,至尊,非煞也”。在江南也有安奉 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俗話說“太歲頭上不動土”多見于風水學等書籍上。由于漢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 對生肖者,唯恐觸怒太歲于己不利,便于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
官方在每年立春日會在迎春禮的時候祭祀春神、春牛、芒神和太歲。民間重視立春也會祭拜太歲,如浙江地區在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 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八字風水等術數領域也認為要在立春日拜太歲,每年媒體多有報道。當然,民間也會在正月 初一過年、初八、十五等時候祭拜太歲。
立春節氣的農事活動
一、蔬菜農事
1、保溫防凍
早春季節的冷害和凍害發生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植株旺盛的生長,加上人為管理中水、肥的增加,使植株的抗寒力顯著下降。立春后仍有較大的寒流,使溫室內茄果類蔬菜產生凍、冷害。為此,要繼續做好防寒抗凍工作。
茄果類蔬菜已經有了較大生長量,必須在大棚內進行二道膜覆蓋。瓜類因比茄果類更容易受凍,除采用二道膜覆蓋外,可在大棚外四周裙膜位置堆放稻草束,增強抗御大棚四周的冷氣侵入;尚在育苗階段的瓜類秧苗,夜晚可在小拱棚上覆蓋遮陽網、稻草簾或無紡布,增強保溫能力;如遇強冷空氣來臨,一定要做好防凍保溫措施。
2、做好通風透氣
立春后,隨著日照時間增長,溫度回升,棚內濕度增大,為了減少病蟲害發生,滿足瓜菜生長發育環境條件要求,必須認真做好棚內溫濕度管理工作,要視天氣變化和植株生長狀況,做好開門與揭膜通風、關門及蓋膜保溫管理工作。
3、做好?;ū9ぷ?/p>
低溫會影響較多瓜菜品種受精結果,易發生落花落果。目前生產上,提高著果方法,一是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沾花或涂于子房中,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要按說明書使用,防止濃度過高,發生藥害。二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
4、做好病蟲防控工作
隨著氣溫升高和棚內濕度增大,大棚內瓜菜易發生灰霉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蟲危害。病蟲防控應采用農業防控和藥劑防控相結合,例如做好棚內溫濕度管理,降低棚內濕度,畦溝鋪草,合理施肥水,及時整枝、摘除病老葉,噴施對口農藥預防等。
二、經濟作物農事
1、田間除草
隨著溫度慢慢回升,小麥將進入返青期,年前雜草未出土,數量較少,或者沒有時間除草的,要加強田間除草,特別是禾本科雜草。但伴隨溫度升高,也會出現闊葉雜草,需要禾闊雙除的麥田,注意打藥時的溫度,避開降溫。降溫前3天,不建議施藥。
2、澆返青水、施返青肥
對于總體麥田基苗不足的弱苗,需要及時采取早澆返青水、少量多次追施返青肥,噴施功能型葉面肥,來促進小麥生長。
三、果樹農事
1、清掃果園
清掃果園的落葉、病果、蟲果、雜草、廢棄果袋和雜物等,并集中深埋或燒毀處理,消滅其中潛藏越冬的病蟲。
2、剪除病蟲枝
結合冬剪進行,集中對病蟲枝處理,并注意破除樹枝上的害蟲繭(如黃刺蛾)。
3、樹干涂白
常用于幼樹涂白和大樹主干(特別是頸部)涂白,防凍、日灼、滅菌、殺蟲。樹干涂白可增強反光,減少樹干對熱量的吸收,縮小溫差,使樹體免受凍害。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日灼"和"抽條",其次是消滅病蟲害,兼防土獸啃咬。
立春養生
每天梳頭百下
春天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經常梳頭的好習慣,每天梳頭一百下,可以達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因為梳頭的時候我們的毛孔會得到舒展,代謝能力增加,可以達到補充陽氣的效果。記得要使用干凈的梳子,梳頭的時候不要過于用力。
不要過早減衣
有一句話叫春捂秋凍,相信大家都是聽說的,也就是說在春天的時候不要過早的把厚衣服全部都脫掉。因為升溫是一個很慢的過程,我們脫衣服也應該慢慢的脫,如果一立春就把冬衣去掉了,有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應,出現一些疾病。
少吃補品和鹽
冬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大量的滋補品,到了立春之后,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改變。因為在春季的時候,不管是藥補還是食補,都應該要減少,這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如果吃太多的滋補品或者是鹽,反而會不利于陽氣的聚集,有害健康。
早起早睡以養肝
順應自然,是很好的一種養生方法,如果違背了自然界的規則,就會損傷肝臟,因此,這時候就應該早睡早起,去散散步,放松形體,舒暢身體調達情志。
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笨梢娏⒋汉笫羌膊《喟l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立春節氣養生食譜
1、紅棗核桃粥
紅棗等養脾甜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币馑际钦f,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蜂蜜柚子茶
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3、春芽炒蛋
春芽:春日食春芽??鬃诱f“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
4、蝦仁韭菜
韭菜: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筍冬菇湯
春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筍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瑪林里泡過的就算了吧。
6、蒜泥菠菜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而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說的“秋菠”?!按翰ぁ备t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立春節氣的習俗及農事活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