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有哪些食物可吃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其確定的依據是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在公歷每年的11月7、8日。下面是小編整理了立冬節氣有哪些食物可吃,來欣賞和學習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冬吃什么食物
蘿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人們經常用這句話來形容蘿卜在冬季的食療保健價值。蘿卜味甘性涼,冬季經常吃白蘿卜可以有效的調理肝火虛旺,清肺熱,利肝臟。不僅清涼去火,還可以起到解毒消炎的作用。胡蘿卜中富含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加快腸胃蠕動,提高食欲。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的朋友們冬季吃蘿卜是最好的食療選擇。
由于蘿卜中富含維生素C和鋅元素,經常食用可以有效的補充肌膚營養,保持皮膚細膩紅潤,預防肌膚老化。補氣養血,也可以使干燥的皮膚更加滋潤水靈。蘿卜中含有的木質素和大量的酶,可以有效的起到降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功效。由于富含的其他礦物質,也可以使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冬季預防凍瘡,根治凍瘡。
鯽魚
民諺也有“冬鯽夏鯉”之說。鯽魚可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滋養通乳、清熱解毒,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腎炎水腫、肝病腹水、產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癥有直接或輔助療效。烹食鯽魚,方法較多,以紅燒鯽魚與鯽魚豆腐湯尤其鮮美。在煮鯽魚湯的時候,最好不要放姜,可以少放一點點蔥白去腥。喝的時候,建議再放一點醋,因為醋有收斂和助消化的作用,這樣對于保養腸胃和緩解腹瀉都有好處。
中老年人包括所有需要補鈣的人,吃鯽魚是個非常不錯的補鈣食療方法。從吃法上來說,最推薦燜酥魚,這樣就不用擔心鯽魚刺多的問題了,因為經高壓燜煮過的魚刺,早已變得非常酥軟。從營養成分上來看,100克的鯽魚大約含鈣79毫克,而鯉魚只含50毫克。一般一次吃一兩條普通大小的鯽魚,攝入的鈣就接近400毫克,相當于推薦全天鈣攝入量的一半。一袋250毫升的牛奶通常含鈣量也在300~400毫克之間,因此,喝不了牛奶的人,就多吃點鯽魚。
木耳
民間有冬令吃木耳滋補的習慣。營養學家指出,黑木耳的營養價值十分高,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質12克,脂肪1.5克,膳食纖維9.9克,糖類35.7克鈣247毫克,鐵97.4毫克,及多種維生素。有滋補健身功效,因其活血祛痰、減低人體血液凝塊,故能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
黑木耳與各種葷素菜入伍,適于炒、燉、燴、和煲湯等多種烹飪方法。用于配菜時只需冷水浸泡,家庭常備常食很是方便。最簡易挑選方法是挑質地輕的黑木耳,一般講,質地較輕的黑木耳質量較好。
蓮藕
冬藕最補人,冬天上市的蓮藕營養十分豐富,對心脾的補益作用特別突出,還可入腎,是年老體虛者的理想營養品。老百姓冬季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蓮藕排骨湯了,固然用料和做法簡單,但補心益脾的功效十分好。用冬藕入湯時,可配點綠豆一起煲,去其溫燥;用來涮火鍋,可與性寒涼的青菜搭配著吃,寒溫互補,比較適中。
另外,由于冬藕性溫燥滋補,較難消化,做菜時可加點醋一起食用。但對濕熱體質的人而言,則不宜多吃。冬藕的藕節也是寶,不要隨便就給扔掉了。藕節有止血的作用。從以形補形的角度來說,將藕節入湯,對一些關節不舒服的老年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立冬有什么講究
1、想御寒,要先進補
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御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后要適當進補對御寒很有好處。
2、寒傷腎,注意養腎
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這對身體造成了兩個傷害,一是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疾病;另外,腎陽氣虛又傷及腎陰,腎陰不足,則咽干口燥,頭暈耳鳴疾病也隨之而生。所以說冬天對腎的保養十分重要。
3、睡懶覺,利陽氣生發
俗語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立冬過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養生,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后再起床,保證充足睡眠,有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使頭腦更清醒、靈敏,早睡晚起更適合老年人。
4、多運動,強身健體
運動時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但不要穿著過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為宜。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應選日照充足的時間段外出鍛煉,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誘發舊疾。
立冬吃什么好對身體有好處
1.豆制品
豆制品及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胡蘿卜素、維生素、鋅、硒等。有補虛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熱等功效。適用于消化不良、易感冒、營養欠佳的人群。
2.菌菇類
菌菇中的多糖類有明顯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如銀耳含有17種氨基酸、鈣和各種維生素等,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香菇、蘑菇所含的多糖類化合物有抑菌、預防佝僂病及貧血的作用。
3.山藥
含有鈣、磷、糖、維生素及皂甙等。有健脾補肺、固腎、滋養強壯作用。對平時脾胃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適用。
4.番茄
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其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可提高免疫力,修補受損的細胞,保護細胞不受損害,并能降低兒童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率。烹飪番茄時加少許橄欖油,可使番茄紅素更多地被人體吸收。
5.棗
含有糖、鈣、磷、鐵、維生素C等,是“天然的維生素丸”。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保肝、抗變態反應等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神疲乏力、易感冒的人群。
6.鵪鶉蛋
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磷、鈣、鐵等。具有補益氣血、強身健腦等作用。適用于營養不良、易感冒的人群。
7.青魚
青魚肉中含有核酸及鋅等微量元素。有補氣化濕、養胃醒脾、增強體質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體弱多病的人群。
8.薏米
又稱苡仁、米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等。有健脾止瀉、利水滲濕及提高免疫力作用。適用于易感冒、口臭、舌苔膩的人群。
立冬北方的民間風俗
一、北方立冬吃什么食物
北方人,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喜歡吃餃子,因為餃子起源于“交子之時”。大三十是舊年與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在“交”子的'時候,餃子不能不吃。在北京立冬都會做餃子餡的是倭瓜餡,老北京的生活中,倭瓜是當家菜,如今許多北京人,特別是住在平房里的北京人,仍然保持著在家種倭瓜的習慣。這個倭瓜餡兒,傳統做法是用夏日的倭瓜,放在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糖化,立冬時再做餃子餡兒。
冬日里吃餃子的餡很好吃。由于現在天氣普遍干燥寒冷,大多數朋友都可以選擇牛羊肉這種溫。冬天應少食生肉感冒時尤其不宜過量補充。普通人可以適當吃一些高卡路里的食物,尤其在北方,通常吃牛羊肉等肉食,同時也會多吃些新鮮蔬菜來均衡營養。補驅寒的調料做餃子餡。若擔心吃得過飽,可適當加入一些清淡無味的配料,如蘿卜、芹菜或木耳,以均衡營養。
二、立冬習俗有哪些
首先是“補冬”。立冬節氣來臨,枯枝落葉,萬物趨于休止的冬眠狀態,儲存精力為來春的新生做好準備。人們雖然沒有冬眠的說法,但是人們一直保持著立冬補冬的習俗。也是人們進補的黃金時段,滋補養身,以補充體力以抵御寒冬
其次是“冬泳”。有趣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所創新,在哈爾濱,立冬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會友們橫渡松花江,以此來迎接冬日的來臨。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糧食儲存起來的時候,就是滿族八旗與漢軍八旗家宴祖先活動的季節。漢代的祭奠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素香”。在操辦祭祖燒香的前三天,全家人—連十天齋戒,不吃素。
立冬節氣有哪些食物可吃相關文章: